那是電影中小胖拍的短片名稱,跟外星人一點關係也沒有,我想導演會把這段放進去,應該是把自己小時候如電影裡的小胖般的個性,放到電影裡,藉此傳達一種執著,一種對於正確事情的追求。很多天才或成功人士,都在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執著的個性,努力追求興趣,不管後來有沒有成功,那樣的人生,鐵定比一般人還更精采。
Hangover 2, 延續第一集的搞笑,把場景拉到泰國曼谷,開了很多異文化和種族差異的笑話,娛樂到位,但身為亞洲人的我,實在很難苟同裡面的部份笑點,總覺得是靠歧視來迎合美國人的笑話,雖然好萊塢現在越來越多亞洲臉孔,但都還是停留搞笑配角的角色居多,雖說如此,總比沒有好,畢竟從亞洲臉孔的增加,可見現今美國文化和經濟的轉向,大家都往亞洲靠攏了。
最近身邊有個30歲的朋友計畫九月去美國念半年的英文,其中一個朋友是這樣分享的:當全世界都一窩蜂的學起中文,前年他去義大利的某個港邊城市,那邊的小販和店家都搶著說中文,而我們卻還一骨腦的花大錢學英文,當20年後,回頭看學英文的這個決定,還會是對的嘛?是不是現在更應該把眼光放在中國呢?雖然當下不是很認同,但不否認他說不無道理。
電影開始轉向了,代表著經濟市場版圖有了變化,中國的橫店片場,哪天取代好萊塢,也是指日可待。學英文花五十萬,還是把錢拿去短居中國找機會比較實在呢?這可能要重新評估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